为什么有些政策会采用“一刀切”的方式?van der Kamp (Governance, 2020) 基于中国的环境政策执行,提出一个解释:因为地方不听话,所以只好一刀切。
One-size-fits-all ("一刀切") 或者“blunt force regulation”在很多政策领域都出现,但这种做法其实是成本巨大的。上级政府命令地方这么执行,是为了解决政策执行中“委托代理”机制的两个问题。第一,政策执行很难观察,实际上做了没有,上级需要很大成本获取信息,才能判断。“一刀切”让信息判断变得简单。第二,下级也知道上级有信息不足的问题,所以就算有一些惩罚作为威胁,下级也不怕。一刀切让这种惩罚变得非常可信credible,被要求“一刀切”时,地方不做就会挨打。
已有的研究认为,这些过激的执行是下级主动地向上级表忠心,这篇文章认为,反而是不愿意执行的城市,最后不得不(在上级的命令下)采取一刀切。文章中用了单案例和统计分析作为证据。
案例讨论了广东清远减少洋电子垃圾的过程。清远是回收电子垃圾的重镇,中央颁布清理后,当地被作为重点治理对象。2012年,当地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执行力度很低,由地方环保部门带头。2014年初在副省长视察前,当地关停了一些企业,但在此后一切如故。2015年,当地开始采用一刀切的做法,“先停产,再安置(到工业园)”,数月内有两千多工厂被直接关停。
这个做法是不是正常的环保执法,去过剩产能,或者是产业升级呢?文章认为不是,因为关停企业中只有三分之一被判定是违规生产,同时有一些机械化水平很高的企业,应该是产业升级的方向,因此执行的目标只是减少污染。
那是不是当地自己不想要这个产业了呢?文章认为不是,因为2012-2014,政策很弱执行的过程,恰好是当地房地产开发的热潮。在财政收入迅速增加,并且污染型企业不利于房地产发展的时候,当地依然选择保护这个产业。
那是不是地方想要表忠心呢?文章认为不是,因为提前、长期、有效执行更容易表忠心,尤其是一些在执行中“可逆转的”做法,能够兼顾地方的利益。
排除这些解释后,文章认为突然而集中的执行,是因为来自上级(视察)的压力。2014年初副省长考察前,以及2015年三月中央检查前,都有集中的治理活动。虽然这种做法并不能提高管理效率,或者振兴经济,但有效提高了特定政策的执行,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。(这里其实没有明确证据说明是谁主动采取了这个做法,文章的意思是省。因为在省视察前,地方采取的作为在视察后停了。但在中央视察前,地方的做法就坚决强硬了很多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央提供了财政保障来执行有关政策)。
因此,与此前研究中“表忠心”的说法不同,文章认为,在环境政策上服从的力度越低的地方,越容易被命令采取一刀切的政策。文章采用了2010-2015中国城市层级的数据对这一假设进行检验,并排除其他解释(污染越严重,产能越过剩,越有钱,越容易一刀切)。数据分析的结果发现地方政策越不服从,最终空气污染产业的产能的减少反而越多。
(实证的瑕疵是对于服从程度的测量用的是一个近似值proxy。一个NGO提供了一个指数PITI,来评价地方在这一政策上的作为,包括一百多个主要城市。文章为了弥补样本量不足和选择性偏差,采用了“人均财政收入”作为近似。这一变量与PITI指数高度相关,同时也很好说明理由:越有钱的城市,地方为了财政而不执行政策的激励越低,所以就越服从。当然,所有proxy都不完美,虽然模型中也控制了人均GDP,但最好应该用PITI本身与因变量进行检验。)
van der Kamp, DS. Blunt force regulation and bureaucratic control: Understanding China's war on pollution. Governance. 2021; 34: 191– 209. https://doi.org/10.1111/gove.12485